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在职考研 - 正文

 
黄浴宇:“德国制造”MBA 争艳国际商业舞台
来源:2exam.com 2009-12-15 编辑:linjianli 【字体:小 大】

 前年底参加MBA巡展,参展学校中居然有数个德国MBA项目。当时感觉十分诧异,在平日的印像中,德国是没有MBA项目的,而且也很少听说有哪位德国企业家是MBA出身。

  后来我粗略的查了一下相关资料,结果是德国目前已经有超过270个MBA项目,每年毕业的学生在1500人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个项目只有不到6个学生,这与国内的大规模速成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德国人行事方式的严谨程度可见一斑。

  在与汉堡大学招生代表的谈话中,她明确的告诉我德国人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观察、辩论和实验,认为MBA是有生命力的。但是他们绝对不会以牺牲质量的方式来求得所谓的“跨越式发展”。

  德国人为何拥抱MBA?这个过程为何经历了如此漫长的等待?

  “德国制造”的成功与挑战

  众所周知,在国际商战中美国企业最擅营销。他们可以把糖水和二氧化碳加在一起卖个高价,称之为“可口的可乐”。他们也会把垃圾食品的生意变成利润机器,叫喊着“生活好滋味”或者是“我就喜欢”。山姆大叔的叫卖艺术有其独特的传统和教育根基。美国的教育从小就鼓励学生表现自我,久而久之形成了善于自我推销的文化。不难理解,当美国MBA推销快餐和可乐的时候,为何大众消费品的出售就变成了“文化营销”。

  环顾全球,还有另外一种致胜模式,就是制造精良的产品。德国和日本是成功的代表。但是由于日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较快,加上和美国的特殊关系,他们对于MBA的认同也相对较早。

  德国人则不然,他们向来自豪于自己的传统。“德国制造”的口碑是其经济基石,德国人对于产品质量的追求世人皆知。

  德国企业之所以注重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首先由德国人的严谨的文化所决定。同时,德国企业的董事会的权力没有美国那样大,无形中减少了经营者短期利润方面的压力。管理者可以安心的从事更为长远的事业,而不必急躁冒进。

  日积月累,在德国企业界形成了重视研发和质量控制的“工程师文化”。德国人相信“好酒不怕巷子深”,相对轻视市场营销。应当说德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产滤水器的布里塔公司、制造卷烟机的豪尼公司和运送葡萄酒的希拉布兰德公司分别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的85%、90%和60%。索林根和双立人刀具更是统治着五星级酒店的厨房。

  然而,1980年代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迅速崛起。这些国家既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也有优质廉价的产品争夺国际市场。德国企业受累于国内的税负和僵化的劳动力市场,纷纷走向海外,谋求更多的发展。

  为此,德国企业主不得不时常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跨文化管理。如果仅仅是在一个国家销售产品相对简单。而建立并运营一个企业则要复杂的多,涉及采购、制造、营销、财务和公共关系等诸多方面。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员工的本土化。由于员工工资在制造业中占有相对固定的比例,在发展中国家开设工厂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采购和质量控制环节又令人头痛,与所在国员工的沟通便显得至关重要。上海大众在80年代有关提高国产化率的种种冲突就是一个缩影。走向全球的德国企业必须在管理上注入新的思维,需要找到新的方法来解决跨文化管理的问题。

  面对MBA的矛盾心态

  德国企业的管理方式植根于独特的文化-心理传统,改变起来绝非易事。而在教育体系中的反映就是德国人对于传统的所谓考夫曼文凭质量体系(Diplom-Kaufmann qualification)的坚持。德国的大学教育在19世纪开始走上正轨,其首创的小班制研究生教育模式成为长盛不衰的主流。此举被怀特海称为:“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发明,因为它发现了如何让科学发明快速的涌现。”。

  德国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是纯粹的学术导向。严谨的文化传统令大学的行事方式较为刻板。在德国人眼中,美国的教育注重形式、内容浅薄,没有太多可取之处。

  此外,德国是欧陆理性主义的发源地,而MBA教育则是经验主义的典型。在心理上拒绝MBA也就不难理解了。

  德国企业的人才培养是典型的“二元模式”。基层管理,特别是质量控制由技师和工程师完成。而具有前瞻性的高端研发和战略决策则要求有深厚的学术背景。

  自德国工业化之初,职业教育就受到极端的重视。二战后,德国企业非但没有抛弃,反而更加坚持自己的传统。作为底层的管理者,技师是工程师与工人的纽带。他们拥有较为完备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领导能力,是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的第一环。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日益增多,加之技术变革让高级管理者必须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管理者的知识储备和战略眼光变得日益重要。加上德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制造业,对于未来技术潮流的把握更是不容有失。于是越来越多的高学历管理者走上了领导岗位,特别是具有技术背景的专业人士。这与美国的MBA占据大公司权力中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截至2009年5月,德国最受尊敬的代表性公司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决策者比比皆是。在拜尔、奔驰、宝马和博世公司的最高层,分别有博士2人、3人、4人和5人。而在大众公司董事会3人为博士,其中两人曾经就是大学教授。而在化工业巨头巴斯夫,管理层7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5人的专业为化工或者生物。

  德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品质口碑让德国制造业具备了独特的竞争力。企业不出国门,产品却行销世界。但是经济全球化是难以阻挡的潮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机会也无法拒绝。德国制造业的外迁同样无法避免。

  在跨文化管理中美国企业游刃有余。这固然有英语作为“世界语”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有美式教育注重沟通的原因。德国人刻板、木讷变成了自己的短板。尤其是在营销极为重要的服务业,德国企业更是落后于美国同行。

  建立MBA项目,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和管理能力的经营者变得迫在眉睫。历经10多年的辩论,安联保险、德意志银行和戴姆勒公司领衔的25家企业在2002年捐资创立了欧洲管理与技术学院。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的MBA项目多为英语授课,且大多为本土之外的德国企业培养人才。

  德国MBA项目的现状

  由于德国本土企业依然不习惯于招收MBA,所以本国人对MBA教育需求较小。德国的管理学校主要是招收国际学生,采用英语教学。

  为了促使毕业生日后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学校大多开设与德国企业有关的专业方向。例如汉堡大学的MBA就业侧重于物流管理。由于德国制造业在欧洲之外蓬勃发展,物流管理成为重要的一环。换言之,德国的MBA教育目前旨在为德国企业的全球发展助力。当然,此举也在客观上为试图进入德资企业发展的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德国人对于质量控制的严格一如既往的体现在MBA教育中。尽管德国政府已经开放教育市场,给予学校招生自主权,但是德国的MBA项目也不轻易扩大招生规模。每年只培养1500人左右,与美国的10万人和中国的4万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在事关MBA长远发展的一些基础性工作方面,德国人却抓得很紧。曼海姆管理学院已经完成AACSB、EQUIS和AMBA三大认证。WHU贝森海姆管理学院和HHL洛佩兹管理学院则是分别获得了EQUIS和AACSB的认证。

  德国的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历史悠久。紧密的校企关系曾经为德国培养了大批的熟练技师,成为德国工业最宝贵的资源。如今,企业的大力襄助又令MBA教育站在了很高的起点。此外,德国人还非常注重和他国,特别是美国学校的合作。由于美国在MBA教育方面相对领先,德国的学校正努力的学习。目前,数个联合办学项目在德国产生,凯洛格商学院和杜克大学商学院已经觅得先机。

  在可遇见的将来,“德国制造”的MBA也将在国际商业舞台占有一席之地。对于有志于去德国学习的中国学生而言,有几个学校自然值得考虑。

  位于柏林的欧洲管理与技术学院得到安联、戴姆勒和德意志银行等商业巨头的支持。不仅有了雄厚的财政基础,毕业生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空间。通常而言,商学院起飞的几个基本条件分别是优秀的学生、强大的财力、好的企业关系和高水平的教授团队。很显然,该学校已经有了腾飞的基础。

  曼海姆管理学院是系统性建设做的最好的学校。目前已经获得三大认证,在FT欧洲排名中也有一席之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该校的排名还会有所上升。

  WHU北森海姆管理学院和HHL洛佩兹管理学院也有申请的价值。前者是德国管理教育的先驱,后者的发展势头则更为迅猛。

  在德国学习,德语的准备自然十分重要。粗通德语不是为了应付课堂学业,因为上述MBA均为英文授课。德语可以带来生活上的便捷,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感受德国文化。特别是在德国企业实习的时候,即便只能够说浅显而且结巴的德语,也会让你显得与众不同。在陌生的文化中采“他山之石”,这本身就是MBA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每天阅读的课本与商业案例。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第四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9年工程院院士所在地区分布
    ·2010年自主招生院校名单76所
    ·台湾拟承认学历的41所大陆高校名单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简章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复试分数线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模拟试题
    试题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考研大纲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